(资料图片)
中国日报6月12日电 近日,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严务乡小武村,通过在改良盐碱地上种植的240亩小麦亩产再创新高。严务乡通过引进暗管排碱技术降低土地盐碱度,提高土地质量,在今年夏粮丰收增产上交出满意答卷。
“盐碱地改良后的小麦产量每亩地能突破1000斤,按照现在市场价格计算,每亩地能卖1300元左右。”小武村种粮大户陈国红捧着金灿灿的小麦高兴地说。
盐碱地能打出千斤米,要是放在过去,想都不敢想。
以前的小武村是有名的“十八苦村”,盐碱化严重,为在盐碱地上种植庄稼,老百姓采用传统“高抬田、深挖沟”的改良方法,效果甚微,还导致大田里沟壑纵横,耕地面积减少。“那时候一亩地能打600斤的小麦就不错。”说起之前,陈国红不住的摇头。
科技支撑效果好。根据水盐运动规律,在盐碱地铺设地下排灌管网,将土壤盐分充分溶解后渗入地下水体通过管道排走,快速降低土地盐碱度,耕层土壤含盐量由之前的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八之间,降至目前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之间,耕地质量提升0.5-1个等级,耕地质量提升了,粮食产量自然上来了。
指着田里运转的排碱泵,陈国红感慨,盐碱地改良后小麦亩产由800斤提升至1000斤,玉米亩产由1000斤提升至1400斤,亩产增收740余元。
粮食满仓,实现盐碱地增产增收突破制约因素是关键,庆云县从改良盐碱地上下功夫,以小切口撬动粮食增产。据了解,庆云县共计现改良盐碱地3.2万亩,新增耕地5000余亩,粮食年均增产达1000余万斤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