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报设计 郁斐
上海进入初夏,市场上果蔬品类越发丰富。如果留意产地,会发现不少瓜果都来自上海本地。
【资料图】
据《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1-2025年)》,上海本地蔬菜的份额占到了总量的40%。作为一座城镇化率接近90%的一线城市,达到这个数字,上海城郊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。
上海9个区县的蔬菜种植情况。
图表来源于《基于稳定同位素的上海地产蔬菜种植模式及产地判别》一文,作者:刘星等
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,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农业。由城市的消费需求决定种植方向的都市农业,主要有两种形态。
一是类似家庭农场,它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源——本市城里的市民,往往每周开小型皮卡进城,沿途按照朋友圈中客户的订单配送一圈。其他的分销渠道也包括淘宝等平台,或者社交媒体,比如微信朋友圈。这类家庭农场由本地居民自行打理农产品生意。它的主理人在当地算是能力出众的人才,也会雇佣本地农民参与劳作。
这被称为 “订单式农业”模式。此类模式下,大城市周边的农业明显降低了粮油作物的比例,偏向特种果蔬。果蔬保鲜期短,且大城市差异化消费需求多,新鲜果蔬需求更为强烈,种植成本虽高,收益也高。
第二种是由大平台主导、农民参与的现代农业,在近年飞速发展。一些头部企业正参与到订单式农业的发展中,并通过数字技术重塑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产品供应链。这既包括了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,也有传统农业产业龙头例如首农、北大荒、中化。
无论新零售平台还是农业产业龙头,这些企业掌握了更成熟的供销体系、生产技术,他们的介入更有效地组织农户开展生产,将从农村分散的生产单元整合进入现代农业数字产业链的一部分。
这些企业也正“跑马圈地”,探索一套与农村区域合作现代农业的模式,大城市郊区的农村成为目标区域之一。
例如2020年4月,盒马就宣布总部落户上海浦东,后续其与上海浦东新区、崇明区等区域共建一批“盒马村”,即根据订单为盒马种植农产品的村庄。并着手建设生鲜商品加工中心、半成品及成品食材研发中心、无人自动化冷链物流中心等平台,涉及物联网IoT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技术。上述总部建设的系列项目,计划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。
据了解,业内数字农业案例,投资通常以亿元为单位,是巨头们的“赛场”。当城郊农业与城市的科技、资金、市场形成更紧密的关系时,它成为更为名副其实的“都市农业”,城郊强调其所处地区,而都市强调其属性。
近年,都市农业成为现代农业中的一种重要现象,作为一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业态,它的发展受到各界关注。
在平台主导型的都市农业下,农民的角色也发生变化。在农民与巨头之间,往往还有合作社这一环节。一种常见的情况是,农民将田地出租给合作社,在合作社统一开展生产时,再受雇回去参与劳动。如此,农民既可以收田地租金、又能获得“做工”的劳动报酬。发展好的地方,通过新零售平台,合作社的农户可以普遍实现增收。
在平台主导的订单农业合作基地,随着产业链的深入,更多的工作岗位在诞生,比如农产品分拣、加工、包装、保鲜等环节的工作,农民从单纯的种植变成为“产业工人”。
尤其大都市城郊,科技更迅速地进入田地。以上海崇明区、大平台为主导的订单农业基地为例,在技术型企业的推动下,劳作者可以通过传感器、无线远程控制、无人机等技术赋能,实现省肥、省电、省人工。甚至收集数据、邀请专家分析果品的生长过程。
一方面,村民只需要配合种植基地的相关设施,原本的农活强度大大降低。比如去除垄与垄之间的障碍物,为无人值守机器人等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便利等。
但也需要注意,在技术和产业融入乡村时,并非所有村民都能跟上这种变化,村民之间会加速形成分化。比如,对电子产品更有感知的农民,可以通过操作手机上的系统,实现农业灌溉,担任现代农田里信息化设施的操作员。一些对数字化较陌生的村民,更为无所适从,不排除反而离开土地,前往城市从事保洁、家政等工作的情况。
而参与到产业流水线环节的村民,大部分岗位也属于低技能劳动。能在车间担任要职的,更多来自具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、中年人回流。更高级别的技术、以及对供应链、产业链的建设,几乎完全掌握在都市的人才群体手中,农民对于土地的掌握感渐渐模糊。
当技术、资金“下乡”时,这种现象难以避免、也无可厚非。关键在于,在技术赋能农业过程中,村民能否渐渐地学习到更多技能、实现自我提升,最终使人的发展能跟上农田现代化、农业数字化的步伐,如此,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。
城市因集聚而诞生。
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、人居环境、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。
澎湃城市观察,聚焦公共政策,回应大众关切,探讨城市议题。
标签: